近日,位于威縣順義產業園的一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太陽能集熱管生產線上工作。威縣進一步加強與北京順義區戰略合作,加力打造現代產業集群,加快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 本報記者 邱洪生攝
本報記者 郭文靜 通訊員 張瑾
2月26日,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十周年的日子。十年來,一年一個臺階,一年一番變化,我市融入協同發展始終保持良好推進勢頭:一體化交通網絡已然“跑起來”、產業對接協作合力“串起來”、協同創新步伐明顯“快起來”、群眾獲得感逐漸“多起來”,協同發展讓城市變得更有活力。
做好功能定位,在協同發展中彰顯新作為
根據國家賦予河北省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功能定位,我市結合實際區位優勢明確自身定位為:現代商貿物流基地、全省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統籌試驗區、京津冀南部生態環境支撐區。十年來,我市競跑“三區一基地”功能賽道,最大限度運用好資源稟賦優勢,在協同發展中彰顯新作為。
我市交通四通八達,基礎設施與京津冀互聯互通,“東出西聯、南承北接”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使打造現代商貿物流基地成為可能??紤]到我市農業資源豐富,依托環京區位優勢以及密集的交通網絡,我市積極種好“菜園子”以豐富北京“菜籃子”。
2023年全市蔬菜(含瓜果)累計產量330萬噸,成功申報了4家環京周邊蔬菜生產基地,篩選建立11家生豬、4家蛋雞應急保供基地。國家供銷總社投資建設的農副產品冷鏈保鮮物流批發市場項目2023年底部分試運營,預計2025年底全部完工。新農利合太行山農特產品物流園項目已建成、信源農產品儲藏加工示范基地項目已順利投產。沙河京鐵鑫通公轉鐵物流中心項目一期倉儲區工程于2024年1月完工。
去年以來,我市建設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又有了新思路,就是堅持工業強市戰略不動搖,突出龍頭帶動、創新驅動、標準化引領等12條轉型升級路徑,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去年我市更是首次入選先進制造業百強市榜單。
在兩化融合方面,我市規上企業兩化融合、上云實現全覆蓋;規上企業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57.3%,數字化率居全省第1。在高端化發展方面,截至目前,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領跑者”企業達62家,數量居全省第2,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分別達2家、61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54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2家;2023年我市46個特色產業集群實現營收5676.7億元,同比增長13.94%。
圍繞建設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大力推進縣城建設提質升級行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謀劃實施207個和美鄉村示范區重點項目,進一步為城鄉增顏值、為生活提品質。此外,藍天碧水已從“奢侈品”變成“常見品”,“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景逐步融入市民生活,我市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成效顯現。
產業加速融合,在協同創新中激發動力源
十年來,“軌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我市已初步構建起綜合立體交通體系。
建成京港澳高速、邢衡高速、太行山高速邢臺段3條段;邢和鐵路正式開通運營,與邯黃鐵路聯通,成為聯通晉冀中南區域的重要鐵路通道;雄商高鐵項目大田交付工作已基本完成,工程建設有序推進;邢臺機場填補航空運輸方式空白,交通網拉近了三地時空距離。與此同時,最快1.5小時到北京,再度提升聯結京津等重要城市的便利度。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愿景正成為現實。
隨著路網越織越密,三地間產業加速融合,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的“手”越“牽”越緊。產業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支撐,承接京津產業轉移,重要的是在對接中培育新動能。十年來,我市精心打造重點承接平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配套,產業協作錯位承接效果初顯。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共承接京津項目231個,計劃總投資889.21億元。落地項目195個,其中投產項目129個、在建項目66個。項目涵蓋城市經濟綜合體、健康食品、數字經濟、現代物流等領域。一個個產業項目在地理位置的“大遷徙”中重塑生產力,形成承接地新的經濟增長極。
為拓展協同發展的廣度和深度,不久前京津冀提出聯合打造6個重點創新產業鏈。強化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鏈”上發力,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加速推進。
京津科技創新要素密集,京津研發、邢臺轉化是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的重要內容,而央企又是創新的重要源頭。我市主動對接央企,去年全年共引進央企三級子公司36家,從北京疏解央企三級子公司6家。今后,將健全供需雙方清單式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機制,暢通京津研發、邢臺轉化通道,在開展重點領域產業協作中更加積極主動地對接央企,爭取讓更多邢臺產品和服務進入央企產業鏈、供應鏈。
同時,積極對接京津創新源頭,聚焦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加速形成“京津研發、邢臺轉化”的科創產業鏈,努力把京津科技和產業溢出效應承接好,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截至目前,我市爭取省級以上各類科技計劃項目48項,共有18項與京津高??萍紖f同發展項目,積極吸引京津高校院所先進科技成果到我市孵化轉化。共有各類省級以上創新平臺110家,以共建創新平臺為抓手,正大幅提升承接京津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轉移能力。
共享公共服務,協同發展增福祉惠百姓
清河經濟開發區是全省首家實現與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區域通辦”的開發區。得益于“京冀跨省通辦”合作機制,如今,在清河經濟開發區行政審批大廳,企業就可以辦理北京公司登記注冊、特種設備人員登記等領域的26項事項,有效縮短業務辦理時間、減少“往返跑”“多地跑”。
協同發展,出發點在民生,落腳點也在民生。我市緊抓協同發展機遇,加快推進教育、醫療、養老、政務服務等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目前,我市52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先后與京津地區112家醫院或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共有56項與京津醫院醫療協同項目。如今,泉城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京津優質醫療資源。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不僅打開了我市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眼界,也開拓出一條站在“巨人”肩膀前進的新路徑?!半S著京津冀醫療衛生協同發展不斷推進,我市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和??颇芰ㄔO步入快車道,著力培育了一批醫療骨干、學科帶頭人和醫學領軍人才。今后,我們將深化京津冀醫療衛生項目合作,全方位提升京津冀醫療衛生協同發展水平,讓更多泉城百姓享受到京津冀醫療保障協同發展釋放的‘健康紅利’?!笔行l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楊輝說。
資源共享的快步推進,離不開制度保障。從以前有病不敢在北京看,醫藥費自費掏不起,到后來可以網上備案回老家報銷;再到在京津定點醫療機構,可持醫保電子憑證或社會保障卡免備案直接結算;再到取消參保人員在京津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時跨省異地就醫先行自付比例要求,取消異地就醫轉診轉院證明,我市群眾去京津看病越來越方便。此外,京津冀三地已開展五批互認共享,我市的臨床檢驗結果互認醫療機構總數達38家,已與北京284家、天津89家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臨床檢驗結果互認工作,檢驗結果互認項目達50項,影像檢查結果互認機構達14家。
三地的教育合作也不斷深化。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18項與京津地區教育協同項目。150余所學校(幼兒園)與京津地區優質幼兒園、中小學以結對幫扶的合作形式開展對接合作。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搭建三地職業教育資源共享平臺,我市職業院校優化專業設置,高職院校開設專業100個、中職學校開設專業95個,以便于更好滿足京津冀地區多樣化人才需求,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京津冀三地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往來密切。京津冀協同發展正在讓跨區域社會生活更加便捷。